
資訊分類
酸堿中和法的原理和常用設施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宋健
- 來源:《廢水處理技術問答》
- 發布時間:2019-01-14 09:48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用化學法去除廢水中過量的酸或堿,使其pH值達到中性的過程稱為中和。處理含酸廢水時,以堿或堿性氧化物為中和劑,而處理堿性廢水則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劑。
酸堿中和法的原理和常用設施
【概要描述】用化學法去除廢水中過量的酸或堿,使其pH值達到中性的過程稱為中和。處理含酸廢水時,以堿或堿性氧化物為中和劑,而處理堿性廢水則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劑。
- 分類:行業新聞
- 作者:宋健
- 來源:《廢水處理技術問答》
- 發布時間:2019-01-14 09:48
- 訪問量:
詳情
酸堿中和法的原理是什么
用化學法去除廢水中過量的酸或堿,使其pH值達到中性的過程稱為中和。處理含酸廢水時,以堿或堿性氧化物為中和劑,而處理堿性廢水則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劑。對于中和處理,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原則,將酸性廢水與堿性廢水互相中和,或者利用廢堿渣(碳酸鈣堿渣、電石渣等)中和酸性廢水,條件不具備時,才使用中和劑處理。酸性廢水中和處理經常采用的中和劑有石灰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氫氧化鈉、碳酸鈉等,堿性廢水中和處理一般采用硫酸、鹽酸。
當酸堿廢水的流量和濃度變化較大時,應該先進入水質均質調節池進行均化,均化后的酸堿廢水再進人中和池。為使酸堿中和反應進行得較完全,中和池內要設攪拌器進行混合攪拌。當水質水量較穩定或后續處理對pH值要求較寬時,可直接在集水槽、管道或混合槽中進行中和。
酸堿中和法的常用的設施有哪些?
(1)酸堿廢水相互中和設施。
①當水質水量變化較小,或廢水緩沖能力較大,或后續構筑物對pH值要求范圍較寬時,可以不用單獨設中和池,而在集水井或管道、曲徑混合槽內進行連續流式混合和反應。
②當水質水量變化不大、廢水也有一定緩沖能力、但為了使出水pH值更有保證時,應當單獨設置連續流式中和池。
③當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時而水量較小時,連續流式中和池無法保證出水pH值要求,或出水水質要求較高,或廢水中還含有其他雜質或重金屬離子時,較穩妥的做法是采取間歇式中和池。這時中和池至少要有兩座,以便交替使用,每池的容積可按一班或一晝夜排放的廢水量計算。
(2)藥劑中和處理設備設施。
①中和劑投加方式有干式、濕式兩種,使用的設備和混凝劑的投加方法相同。
②混合反應池一般為隔板式混合反應池,池內采用壓縮空氣或機械攪拌,沉淀池多采用平流式沉淀池。
(3)過濾中和設施。過濾中和設施有重力式普通中和濾池和升流式膨脹式濾池兩種。
關鍵詞: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上一個:
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中和法
下一個:
離心分離法的基本原理,類型和應用
上一個:
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中和法
下一個:
離心分離法的基本原理,類型和應用

手機網站二維碼
COPYRIGHT ? 2022 南通福創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蘇ICP備18003958號-1 【后臺管理】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南通